首页 男生 历史 盛唐挽歌

第96章 国策之变

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9306 2024-07-05 22:30

  开元时期,大唐在边境大规模屯田,以供军粮所需。

  随着屯田数目的稳步增加,中枢往边镇输送粮草日益减少。

  和平时期,边镇基本上可以保证粮草自给自足。

  到了开元末年的时候,全国屯田共计1037屯,其中一屯为五千亩地。

  而河西屯田154屯,这个数字在边镇当中排第三位,仅次于幅员辽阔耕地众多的河北,以及防备吐蕃入侵京畿的陇右。

  但以河西地区的人口规模来说,这个屯田的规模则相当惊人,直接排到全国第一,而且屯田在所有耕地中的比例,远远高于其他地方!

  甚至可以说,河西走廊的农田,屯田比例占优。这些屯民亦是河西诸军的主要兵员,服役时间长却又不连续,基本可以保证按时轮换。

  所以这里的社会基本面,便是家家有田产,户户有军士,土地兼并得到了极大抑制。所实行的制度,并不能完全用“长征健儿”或“府兵”来概述。

  他们的性质,实际上更接近一种待遇弱化版本的府兵。

  即:无须自带军备番上,粮食补给无忧,轮换定时无碍,作为赏赐的春衣与冬衣奇缺,作战基本上没有物质奖励。

  李林甫的这次军改,便是以河西边军为范本,稍加改良后,在其他地区推行。

  与河西原有军制不同的是,将要招募的长征健儿,其家属不在边疆的,将其迁徙到边疆,以屯田的性质安顿。

  已经在军中服役的,如果家属不在当地,则由所在州县将其迁徙到边镇。

  然后中枢出钱采购春衣与冬衣,以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方式,一年发放两次,作为戍卒们的军饷。

  没错,这衣服不是发给士卒们穿的,而是赏给他们当钱用,补贴家庭的。

  戍卒家属们的劳役,按屯田的规矩来,全部用于边疆的军需,与普通民户的租庸调区分开。

  理论上说,这些人的经济负担远远小于普通民户。

  不得不说,这项改革的制度,是符合时代需求的。

  自武周时期开始,府兵逃亡就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安定,产生了数量极大的黑户!这些身份不能曝光的逃兵,都是携家带口的逃户。

  他们或遁入山林,或投靠权贵为黑户,或改名换姓成为不合法的“客户”苟且度日,反正就这样堂而皇之消失在官府的户口当中,也增加了很多来历不明的地痞无赖,扰乱了地方治安。

  李林甫的军改,与之配套的便是清查户口,抓捕来历不明的社会闲散人员,将他们押送到边镇从军,并安顿好家属,将这些人的户籍改为屯田的军籍。

  这项改革会在四年内完成,已经得到了李隆基的首肯。

  很宏大的军改,也很符合当前大唐的状况,算是提出了对过往积累问题的一揽子解决办法。

  承认一部分“存在即合理”的,省略一部分劳民伤财的。怎么便捷怎么来。

  改革的隐患很多人都看得明白,但……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。

  这项改革波澜不惊的在中书省通过,作为诏书下发,没有引起任何波澜,就连一个站出来打嘴炮的反对派都没有。

  倒不是说没人对军改有意见,而是现在朝野上下,都在弹劾方有德扰乱边镇,穷兵黩武。

  中枢朝臣很多人都在抗旨李隆基为了宠信方有德,竟然授予其子方重勇为“果毅都尉”!

  当初薛仁贵随太宗出征,因作战勇猛,归来的时候被授予果毅都尉,以资嘉奖。这个职务现在虽然卵用没有,但却带着极大荣誉!

  一个十岁孩子,就上过一次战场(还是被围城的那种),连刀都没有摸过。就因为他是方有德独子,就被授予“果毅都尉”之职……世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么?

  这次真的不能忍,除了右相李林甫默不吭声外,几乎满朝文武都在反对这项任命。

  然而,令中枢朝臣们始料未及的是,这世上还真有比授予十岁孩子“果毅都尉”更荒唐的事情。

  那就是李隆基绕过中书省,直接给尚书省下旨:授予方重勇甘州刺史之职,即刻赴任!

  此时长安已经没有张九龄这样能说会道又头铁,还身居高位的朝臣。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出来,基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,想要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。

  只是具体是要推行怎样的意志,包括李林甫在内,没有人完全想明白。

  喧嚣的朝堂,如同被扼住脖子的鸭子一般,彻底哑火了。

  ……

  朔方的灵州城,对于大唐来说,是一个有着别样意义的边镇巨城,并不仅仅是因为朔方节度使设在这里。

  经过太宗皇帝励精图治几十年,在贞观二十年的时候,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纷争和战火纷飞后。

  所谓“铁勒九姓”之回纥、拔野古、同罗、仆固、多滥葛、思结、阿跌、契苾、跌结、浑部、斛薛等十一个部落纷纷自愿依附大唐王朝,并分别派使臣南下向唐朝贡以示俯首。

  太宗和随行官员在灵州城这里,见证了大唐的荣耀,威严散播远方,外藩无不臣服。

  太宗接受朝觐后非常高兴,要求使者返回各部后,转请他们的汗王和首领也到灵州参加会盟。

  他的愿望也实现了。

  这一年的九月,太宗从长安出发,经泾州,原州抵达灵州,接见并宴请陆续赴约而来的各部族首领及其使节。

  会盟当日,更是受到诸部落首领和使节数千人的隆重欢迎。他们向唐太宗献礼并请尊唐太宗为“天可汗”,并立下“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,子子孙孙愿为天至尊奴,死无所恨”的誓言。

  不管这誓言到底后面有没有一直遵守吧,起码这次会盟,给大唐注入的强大精神,那是后人无法想象的。

  大唐社会斗志昂扬,兼容并蓄;以我为主,天下一家的原则,便是从此时开始正式成型。

  灵州城是个好地方啊,太宗当年这么认为,朔方节度使韦光乘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
  只不过,他今日便要跟这里说再见了……很可能是永别。

  方有德屯兵碛口,让韦光乘极为愤怒和恐慌,更可气的是,对方不但不解释为什么要进入朔方军的防区,而且还要求他提供军粮!

  是可忍孰不可忍,韦光乘一怒之下,送了一份疏奏去长安告状,将方有德形容成了一个飞扬跋扈,桀骜不驯的边将。

  呃,事实上他说得倒也不是假话。以过往节度使的表现看,好像真找不到比方有德更“嚣张”的人了。

  韦光乘本以为,基哥就算不查办方有德,也会将幽州边军从碛口调走。没想到,他最后等来的,却是撤职查办的调令!

  韦光乘根本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,他什么都没做,只是告状了一次,就落到这样的下场。

  这大唐还有王法么?

  韦光乘不知道的是,他之所以会被查办,其实并不是因为那一份疏奏,也不是基哥头脑发热之下对高力士下达的诏令,而是方有德后面两天送到长安的一封信。

  正是这封信,让李隆基查办了韦光乘,并全盘接受了方有德的计划,最后给方重勇加官进爵。

  信中,方有德解释了这次军事行动的原因和目的。

  “绿茶婊”拔野古并未被突厥攻击,与之相反的是,他们正在谋求在大唐的帮助下,围歼突厥人!

  方有德告诉了基哥自己的计划:策动铁勒九姓起义,共同分割突厥王庭的直接控制区!然后将草原一分为九!直接让突厥变成历史!

  这一次,他找到了铁勒九姓中仆固部的人为内应,仆固部族长之子叫仆固怀恩,方有德请基哥给他封官,然后让他带路。

  至于为什么联合契丹和奚人去“救援”拔野古,是为了搅浑水,让铁勒九姓跟契丹人也打起来!

  未来草原上就是战国时代,这些部族会统一向大唐称臣纳贡。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,大唐不予干涉,但会暗中扶持一些人排挤一些人,谁强就打谁!

  唐军坐镇碛口,只等待他们混战的结果就行。等打得差不多了,再出兵突厥牙帐捡便宜。

  这便是用最少的钱和最少的兵做最多的事情。

  等铁勒九姓打完了,突厥死透了,再把突厥王族的漏网之鱼接到大唐国内安置。幽州边军回师幽州的时候,派人去质问契丹人,为什么要趁火打劫,攻伐铁勒诸部。

  可以趁机勒索与敲打一番。

  如此北方局势可定,十年内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
  而突厥人为什么要攻打河西,方有德表示这件事自己也是才听说没多久,他也不知道原因,但应该跟他的军事行动无关。

  至于朔方节度使韦光乘,方有德提都没提。这种酒囊饭袋,他还不放在眼里。

  一边是给出令人惊艳的全盘方略,并且已经亲自实施,不需要基哥操心的实干派;一边是只会在旁边叫委屈,让“家长”出来主持公道的“半大孩子”,为政数十年的基哥当然知道要怎么选择!

  于是基哥下令撤掉朔方节度使韦光乘回长安受审,让曾经的国子祭酒张后胤四世孙,监察御史张齐丘担任新的朔方节度使,全力支持方有德对草原用兵。

  并拒绝突厥之前的和亲与互市的请求。

  基哥还下令,平卢节度使李适之,不可懈怠,要多派遣军士巡视北方,以免契丹人偷袭幽州。

  这算是全力支持方有德用兵了。

  本来突厥人没有这么惨的,因为之前基哥对于要不要跟突厥翻脸还有些疑虑。

  但这次突厥人袭击凉州在前,方有德策划铁勒九姓独立在后,既然这样,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。

 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,在朔方与河西两个方向,战争的阴云密布,惊涛骇浪般的大战一触即发。

  ……

  又写了一天的“一文钱家信”,方重勇如今也是名声在外,就连凉州城内的戍卒,都来找他写家信。方重勇来者不拒,只要给一文钱就写,完全看不出他是个背景深厚的衙内。

  虽然他在凉州城受欢迎的程度已经高得吓人,但现在方重勇的心气却是不高,来凉州以前的雄心壮志却都被白亭海那一战给打没了。

  方重勇现在整天不是替人写信就是整理兵法书,到衙门里面熟悉河西本地政务,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才睡。

  平日里嘴巴厉害,凡事都要怼几句的阿娜耶,这段时间却像是个体贴的小媳妇一般,每日做菜送饭洗衣服,照顾方重勇的生活起居,殷勤到了极点。

  这天,方重勇终于将吐蕃人的那部军法册子,按自己的想法改造完成,去掉了其中明显不合时宜的东西,并放宽了军法的惩罚程度。

  他将改好了的册子如视珍宝小心放好,却发现阿娜耶正坐在一旁凝神看着自己。

  “呃,我还是习惯你以前桀骜不驯的样子。”

  方重勇调笑说道。

  “父亲说过,能著书立说的人,都是大能之辈。郎君已经这么厉害了,怎么从白亭海回来以后,就忧心忡忡眉头不展呢?”

  阿娜耶小心翼翼的问道,那语气神态,真如家中女仆一般。

  一个十岁大孩子能干啥?

  下限可能还在穿开裆裤,上限,应该就是方重勇这样的了。

  如今阿娜耶对他是心悦诚服。

  方重勇一愣,随即苦笑道:“见贤思齐而已,我在某些方面只会纸上谈兵,实在是太废了。”

  他长叹一口气,想起那天上午王忠嗣带着赤水军横扫完突厥人,亲自去白亭堡接他时的场面。

  在场所有人都对王忠嗣顶礼膜拜!那种表情神态,无法掩饰,无法伪装!

  在边镇,只要你能打仗,能打胜仗,你就是神一样的人物。

  要什么有什么,谁都会听伱的话!有时候比皇帝的诏令还管用!

  这一刻,方重勇感受到了天地一般的差距。

  之前他想了半个晚上,突厥人泅渡成功后,万一辛云京埋伏失败怎么办?

  突厥人强攻白亭堡要怎么防守?

  怎么调配为数不多的军队?

  怎样使用守城的军械?

  一系列问题在脑中徘徊,他绞尽脑汁,就好像是在做一套试卷,还是随时都可能结束考试,不知道还剩下多少时间的那种!

  结果,全踏马是无用功!

  白亭堡根本犯不着他这个从长安来的衙内来想办法拯救,一切都在河西节度府的统筹安排之中!

  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  这话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可就难了!兵书上不会教你应对各种复杂情况,有时候一念之差,就是万劫不复。

  最惨的是,人死不能复生,死了就真死了!机会永远只有一次!

  方重勇发现自己学了很多,却根本不知道要怎么用!也没有用武的地方!

  这让他感觉是个废物,只有在给河西士卒们写信的时候,看到那些人脸上由衷的笑容和崇拜的眼神,方重勇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在这里有用的人。

  正在这时,河西节度使萧炅,大步迈入药房,拉着方重勇的袖子就要往外走!把一旁的阿娜耶当做空气看待。

  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
  方重勇一脸惊讶问道,已经被萧炅拉起身了。

  “边走边说,出了大事!”

  萧炅急切说道。

  “就算出了大事,也不该找我啊。”

  方重勇无奈说道,他自己是什么货色,自己心里最明白了,什么白亭军副军使,什么州府参军,换头猪上去都能当,算个毛球啊!

  萧炅有大事需要找他商议?

  “真是大事,你被朝廷任命为甘州刺史了,三日内到任!也就是说,你现在就要出发!”

  萧炅不由分说的拉着方重勇就往节度府的衙门而去,那边有朝廷派人送来的委任状!

  “啥?”

  方重勇忽然站住不动,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

  (本章完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