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 剪辑历史,开局盘点十大皇帝!

第276章 刘裕与刘穆之

  【刘穆之出身寒门,自小酷爱读书,颇有才华,但是身上并未有读书人的酸腐之气。

  据史料记载,刘穆之爱饮酒,爱美食,喜食槟榔。

  他家里很穷,没办法满足他的这些爱好,但他的妻子出身望族江氏,家境殷实,所以他就时常去妻子江氏的兄弟家里“打秋风”,而这也引起了江氏兄弟的不满,并嘲笑他:“槟榔消食,你常常饿肚子,还吃它干嘛”。

  但是刘穆之不以为然,最后还是妻子看不下去,就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卖掉换成钱,给她的兄弟作为刘穆之的饭钱,从这些细节可见刘穆之为人不拘小节,放(bu)浪(yao)不(bi)羁(lian)。】

  【东晋末年,王室衰微,地方起义不断,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
  桓玄称帝之后,东晋王室岌岌可危,作为琅琊主簿的刘穆之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。

  加上各处军阀混战不休,各方政治力量纷纷崛起,各色政治人物也崭露头角,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,东晋门阀政权的统治摇摇欲坠。】

  【东晋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,南方寒门士族孙恩召集数百人在浙江上虞起事,会稽郡、吴郡等八郡皆叛晋响应,孙恩一下子竟然聚集了几十万人,声势浩大。

  而后其妹夫卢循、徐道覆等坚持斗争到东晋末年(公元411年),最盛时曾占有东晋半壁江山。

  王羲之之子王凝之、谢安之子谢琰、吴兴太守谢邈、永嘉太守司马逸、黄门侍郎谢冲等大批南方士族先后被杀,南方士族势力遭受重大打击。】

  【在长江中上游,各州郡方镇依恃武力,互相兼并,完全脱离了建康朝廷的掌控。

  桓温之子桓玄依托桓氏几代人的基业,都督江州、扬州及豫州共八郡诸军事,领江州刺史,先后杀死荆州刺史殷仲堪、雍州刺史杨佺期。

  他在东晋末门阀士族高层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,成为足以颠覆晋廷的政治军事势力。

  东晋元兴元年(公元402年),桓玄羽翼已丰,于是诱降刘牢之,杀死晋廷当政的司马道子、司马元显、庾楷、司马尚之等,随后除去刘牢之,北府军群龙无首。】

  【公元403年,桓玄改元“永始”,废晋安帝为平固王,建立桓楚政权。

  从东晋皇始二年(公元397年)前将军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讨伐王国宝起,到永始元年桓玄扫平群雄、建立桓楚,东晋末的门阀士族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互相倾轧、殊死斗争,严重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,司马道子、司马元显、王恭、殷仲堪、杨佺期、庾楷等大批显赫一时的皇族和高等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,为刘裕、刘穆之等寒门士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。】

  【众所周知,在东晋时期,寒门要想入仕进取,需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提携和引荐,但顶多也只能担任一些不入流的职位。

  刘穆之在京口渐有名气之后,被琅琊内史江敳聘任为主簿。

  主簿即幕僚,魏晋时多由大臣自行招募,主管文件档案印鉴并出谋划策,由于主簿职低位卑,大多数人往往终身无成。

  江氏为显族,江敳父江虨,官至吏部尚书、右军将军、尚书仆射。

  刘穆之就娶了江氏家族江嗣的女儿为妻,其目的是想借江氏之助力以求仕途通达。

  但是,由于高门士族排斥寒门士族的社会风气的影响,江氏不但没有帮助引荐刘穆之,反而还时常戏辱他。

  刘穆之虽然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政务才能,但是并没有在主簿任上显达,有时甚至食不果腹,归根结底,这是士族专权的东晋门阀政治制度所决定的。】

  【豪门士族的代表桓玄公然称帝,预示着一个纲常颠倒旧制度崩塌时代的到来,也预示着以刘穆之为代表的寒门士族的历史机遇即将到来。

  刘穆之身处交通便利、消息灵通的畿辅京口,对天下局势和各方政治势力有深刻的了解。

  不过刘穆之迟迟没有投靠他人,直到东晋元兴三年(公元404年),刘裕率领北府诸将在京口起义,刘穆之这才投效了刘裕。

  刘裕出身卑微,以军功起家,早年曾追随北府名将刘牢之,在和孙恩卢循起义军作战中屡立功勋,因此凭借战功在北府军中有了一定威望。

  刘牢之死后,刘裕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北府军中的头面人物。

  元兴三年二月,刘裕率北府军诸将起义反抗桓玄,攻克京口,被众人推为盟主,移檄京邑。刘裕的部下何无忌向他推荐了刘穆之,刘裕大喜,当即聘为主簿。

  做出投靠刘裕的选择,是刘穆之多年以来对各方势力反复思考后作出的抉择。

  他选择刘裕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:首先,刘裕文化水平不高,缺乏政治谋略和政治人才,他们都出身于寒门,没有门阀阶层之间的隔阂。

  再一个,刘穆之是一介寒士,除了满腹韬略之外,一无所有,他必须依附他人、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。

  最后,刘裕本人也是一代雄杰,就连称帝的桓玄都称其为“足为一世之雄”。

  也只有刘裕这种拥有统一天下志向和才能的英雄,才有识才、用才、尽才的胸怀,才能够帮助刘穆之实现政治目标。

  刘穆之和刘裕二人恰好可以取长补短、互相契合,可以说是天作之合。

  《异苑》一书还记录了一则刘裕与刘穆之风云际会的传说:“刘穆之,东莞人,世居京口。初为浪琊府主簿,尝梦与武帝泛海,遇大风,惊俯视船下,见二白龙夹船。既而至一山,山峰耸秀,意甚悦。又尝渡扬子江,宿梦合两船为舫,上施华盖,仪饰甚盛以升天,既晓,有一老姥问曰:‘君昨夜有佳梦否?’穆之乃具说之。”姥曰:‘君必位居端揆。’言讫不见。后官至仆射丹阳尹,以元功也。”】

  “嚯!这逼格还挺高的。”

  “其实吧,刘穆之也不是不想进入豪门士族的圈子,只是东晋阶层固化,他进不去而已。”

  “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,谁不想再进一步?”

  【在华夏历史中,由于南北方人口差异以及生产力的差异,导致北方的国力一直领先于南方。

  虽然在东晋时期南方也进行了数次北伐,但是都没能收复故都长安。

  华夏历史唯一一次以南胜北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那一次,不得不赞一句:“老朱牛逼!”】

  “哈哈哈哈!多谢苏上神夸奖!”朱元璋嘴都要笑烂了。

  “自始皇以来,得国最正者,大明无出其右!”

  “明太祖若是少杀一些人,明朝或许会更强大吧?”

  (本章完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